朝曦霁青霜

浅析《受戒》中佛教的俗世烟火味


“受戒”是一个佛教用语,指佛门弟子接受佛门戒律,遁入空门的一个仪式。可是在汪曾祺的《受戒》中,我们看不到清规戒律,看不到负重苦修,它描述的是佛门弟子们的世俗生活和恋爱经历。明海作为文章的主人公,出家之人,却与这十丈红尘有着复杂纠葛,爱恋痴缠。文中出现的僧人,佛教教义,佛门落址都极具世俗气息,打破了世人对佛教的刻板印象,在生动有趣之余,又有几分淡淡的讽刺。


(一)佛门弟子的尘俗味

“他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”,这个自我陈述让我们一下子就看到了那个十三岁的少年,对于未来是出尘还是入尘这一人生抉择的无知。明海对此一知半解,对他而言,出家是一种职业,可以让他好好的活下去,让家庭的负担得以减轻。文中有一句话对此描写的极为传神,“他的家乡不叫出家,叫当和尚。”寥寥几句就为接下来佛门净地,苦修之人为何屡屡犯禁埋下伏笔。

舅舅是“当家的”,要为五斗米折腰,日常还要抽水烟,仁海师父娶了妻,过的神仙眷侣生活,仁渡师父心性爱玩,还会唱艳曲儿,明海不事修行,描绣花样子,和小英子到处玩,全庵上下还不避讳的吃肉等等等等,这些事情不一一举出。这种全然打破以往佛门严苛禁欲形象的描写让人读来惊奇,出家人沾染上了世俗气息,一是因为现实需要,本就是为了活下去遁入空门,要求修行显得天方夜谭,二是人性使然,六根不净又无大坚忍之心,自然是人间烟火味十足。有缺陷却又真实,慨叹之余反而会逐渐接受这一尘俗设定。

另一方面,作者描写这种佛门弟子的俗气,着重采用了反讽的艺术手法。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贯穿全文,本文中,在对人物的塑造上运用的尤其明显。“一个收鸭毛的,一个打兔子兼偷鸡的,都是正经人”,明明是下九流的行当,甚至是有些见不得光的小偷,都成了明海口中的正经人。多处运用的反讽手法从正面直接描写六根不净,欲念横生的僧人形象和侧面描写与僧人来往的人不走正途的形象,两者结合为这抹烟火气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
(二)教义的世俗味

宗教存在、发展、扩大的一个重要方式是通过教义传播本教的思考方式,从而获得信仰与信徒。每一个宗教都有其经典,这是本门教义最典型的体现。可是,在《受戒》中,只用了很小的篇幅描写了教义,并且其运用不可避免的带上了功利性。念经本是修行的最基本方式之一,但是明海学习念经时,将其比作学唱戏,后来做法事的飞铙比作杂耍,学习或者展示这些技能,最主要目的是为了挣钱。

世俗化的一个典型特点是更为通俗,普通民众也能理解,这一特点可以类比一下唐宋元明清的文学体裁代表,诗词到杂剧再到小说,期间还有评书,杂技等等,这一发展历程就是典型的文学世俗化过程。文中偶尔出现的关于佛门用语都浅显通俗,与传统的佛门经义高深莫测的印象不同,做法事的流程看起来则更像是一种取悦观众的杂耍手段。


(三)庙址的烟火味

我在此处用了一个“烟火味”,与寺庙传统的“香火味”相区分,人间烟火,寻常人家,用来形容寺庙也是为了更好的凸显文中佛教世俗化的特点。

常言说:“深山藏古寺”,这寺庙建在奇峰峻岭之中,一是为了贴近自然,灵气丰盛,便于修行,其二,则有些故作高深的意味,越是难见神秘,越能凸显寺庙的底蕴深厚,即使是小寺庙,也是要远离凡尘。文中的荸荠庵,却是和赵家比邻而居,明海与小英子甚至有了几分青梅竹马的情意。

在《受戒》中,佛教的世俗烟火味就这三点主要展开,而汪曾祺笔下的这种发生在宗教上的变化,其实与当时的社会实况存在紧密的联系,因为乱世动荡,活下去成了人们追求的目标,出家只是其中一种方式。从不染凡尘的神佛走向娱乐大众的市民化宗教,是一种对现实的妥协与服从,这种转变对于佛教本身来说有利也有弊,既有顺势而变的机动性,又有放弃传统甚至部分核心宗教传承的残缺性,这想来也是读者在阅读这篇文章时,虽乐见于对水乡和尘世烟火的近距离描写,又心生淡淡讽刺的原因所在。


评论(2)

热度(59)

  1. 共1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